食品安全 人人有责
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,关系每个人的健康,确保师幼生命健康和安全是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责任。为了进一步落实幼儿食品安全工作,各班开展了相应的食品安全教育系列活动,让孩子们在食品安全方面有更深的认识,引导全体师生树立“人人有责、人人参与、人人共享”的食品安全理念。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食品安全小知识吧!
一、什么是食品安全?
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、无害,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,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、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。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,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、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。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,也包括经营安全;既包括结果安全,也包括过程安全;既包括现实安全,也包括未来安全。
二、购买食品的注意事项
1.注意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,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。
2.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,注意食品外包装是否标明商品名称,配料表、净含量、厂名、厂址、电话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产品标准号等内容。
3.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,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。
4.看食品的色泽,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、好看的食品所迷惑。
5.看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状况,注意有无健康证,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照,有无防蝇防尘设施。
6.看食品价格,注意同类同种食品的市场比价,理性购买“打折”、“低价”、“促销”食品。
7.妥善保管好购物凭据及相关依据,以便发生消费争议时能够提供维权依据。
8.要做好家庭饮食卫生工作,对所有餐具等进行清洗、消毒。
9.要教育孩子做到不买无证摊贩处的食品,不买无商标或无生产日期、无生产单位、无保质期等标签不完整的食品;不到无证摊点、快餐店、小店购买食品或用餐。及时处理家中发霉变质、污秽不洁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。
三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"食品安全五要点"
1.保持清洁
(1)拿食品前要洗手,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。
(2)便后洗手。
(3)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。
(4)避免虫、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。
2.生熟分开
(1)生的肉、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。
(2)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,例如刀具和切肉板。
(3)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。
3.煮熟煮透
(1)食物要彻底做熟,尤其是肉、禽、蛋和海产食品。
(2)汤、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℃。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,而不能是淡红色的。最好使用温度计。
(3)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。
4.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
(1)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。
(2)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(最好在5℃以下)。
(3)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(60℃以上)。
(4)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。
(5)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。
5.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
(1)使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。
(2)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。
(3)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,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。
(4)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,尤其如果要生食。
(5)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。
四、外出就餐提示
(1)外出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。避免交叉污染。
(2)凉拌菜的制作一般没有经过高温烹调杀菌的步骤,尽量不要在外购买凉拌菜,最好在家中自己做。如果要买,也要选择正规的、卫生条件好的地方。
(3)烧烤食品由于摊贩所使用的食物原辅料来源不清。个别商贩常将肉串烤至半熟,售卖时再加工,生熟不分,已造成2次污染。此外,烧烤食品烤制时间短,中心温度可能达不到杀菌的温度,容易导致进食者感染消化道疾病,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。所以尽量减少烧烤食品的食用。
五、给家长们的几点建议
1.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、餐盒装食物,自己携带饭盒既卫生又经济。
2.不买不食腐败变质、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。
3.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;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。
4.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。
5.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。
6.不随便吃野菜、野果。
7.生吃瓜果要洗净。
用户登录